通窍于耳中医理论认为,耳为肾之窍,更与肝胆、三焦经络紧密相连。若体内气血瘀滞、痰湿阻络,或肾精亏虚、肝火上扰,皆可导致耳窍失养,出现耳鸣如蝉、听力下降等症状。正如《医林改错》所言:"耳窍通于脑,气血不上达,则耳失所养。"
石菖蒲作为治耳鸣要药,现代研究证实其含挥发油成分,可改善内耳微循环。
45岁的张女士是中学教师,近半年来被耳鸣困扰。每到夜深人静时,耳中蝉鸣声便如影随形,伴随腰膝酸软、记忆力减退,舌淡苔白伴齿痕。究其根源,长期熬夜备课耗伤肾气,饮食不规律致脾胃虚弱,终成耳窍失养之症。
针对此证,拟方:石菖蒲、熟地黄、山药、枸杞子、茯苓、泽泻、山茱萸。
方中石菖蒲为君药,其性辛温而芳香,善"开心孔,通九窍"(《神农本草经》),能化湿浊、开耳窍;熟地黄、山药、枸杞子、山茱萸四味共奏滋肾填精之效,使精血上荣耳窍;茯苓、泽泻健脾利湿,杜绝痰湿之源。全方共达补肾开窍、化湿通络之功。
张女士服药两周后反馈:耳鸣声由持续转为间歇,夜间可安睡;续服一月,腰膝酸软明显改善。两月后复诊,张女士喜言:"耳鸣已半月未现,听课效率都提高了!"
但需注意:阴虚火旺者慎用,需配伍生地、麦冬等滋阴之品。
中医辨证论治,一人一方,不可盲目用药。
亿策略配资-配资证券-股票配资门户网-加杠杆买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